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科学技术司  >  科技创新

阿荣旗:金色田野谱新章

日期:2010-11-10 作者:曹明德 来源:阿荣旗农牧业局科教信息股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阿荣旗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动旗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推广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上大做文章,通过应用科技、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着力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出实招。

  该旗为解决地域面积大、耕地分散,技术服务点多、线长面广先进耕作技术及时推广难等实际困难,通过“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项目和“农信通三农指导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各种先进设施和传输媒体,互为补充,协调联动,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提供“填鸭式”科技信息服务,开设咨询值班坐席专家962次,播放技术讲座132讲,接待热线技术咨询8238条,农牧业信息网点击率10万余次,真正实现了“人员入户、技术入户、信息入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到屯、到农户家中,把全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化和标准化进程、促进农业优质、稳产增高的创新知识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在农户炕头上讲课,并将农业新技术编册,通过发放宣传单、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对全旗148个行政村进行了培训,引导农民使用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利用手机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捷等优势,把乡村干部、经合组织成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等人的手机号码分类收集,按照农民的需求,不定期将农牧业实用技术等信息及时发送到农户手中,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真正做到了培训覆盖面广、科技培训无死角、村村有明白人,彻底改观了广大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为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阿荣旗以种植大豆为主,绝大多数农民都是用小型农业机械在现有耕地上反复耕种,致使土壤活土层越来越浅,犁底层越来越坚硬,造成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墒能力下降,农作物单产不高。为改善土壤耕作条件,提高科技种田含量,实现农作物增产,该旗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激励,积极组织扶持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动农民秋收后对土地进行深松整地,通过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增加雨水入渗速度、增加土壤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深入推广良种繁育、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垄上三行窄沟密植、精准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治、大型农机具广泛应用和科学耕作技术应用等先进种植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改善。2010年,阿荣旗玉米种植面积21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52.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5.04亿斤,创下了阿荣旗农业近20年来的最好收成。

  据该旗农牧业局总农艺师介绍:“以前下大雨时,雨水往往难以渗入地下,而且把地表的土层都冲走了,造成水土流失。经过全旗大面积的秋季深松整地,现在雨水下渗速度非常快,这就起到了涝能蓄水,旱能保墒的效果。深松整地还能培肥地力,节省用肥量,对生态保护和增加粮食产量效果都十分显著。深松地块大豆株高比未深松地块大豆株高平均高约15厘米;深松地块大豆的根部比未深松地块大豆根部长10厘米;深松地块每亩株数比未深松地块每亩株数提高5.4个百分点,每亩大豆作物可增产10-15%。”

  通过核心示范田对比,深松地块的大豆长势普遍好于未深松地块,广大种植户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很多未深松的种植户现在都醒悟了。霍尔奇镇莫尔顶村农民刘军懊悔地说:“非常后悔去年没深松土地,同样的种子化肥,长出来的苗却差这么多,以后一定要相信科技。”

  据了解,2010年,阿荣旗家庭承包经营农户56565户,承包耕地363.68万亩,签订家庭承包合同56025份,占承包户的99.05%;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6025份,占应发总数的100%。2010年春季全旗有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73.35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0.2%,其中转包45.93万亩、转让21.19万亩、出租4.41万亩、入股1.79万亩、互换0.03万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1637份,发展现代农业的沃土已全面铺开。

  农民的总数占到全旗人口的70%。如何让人数最多的人群最快地致富?阿荣旗采取了“扩大分子”、“缩小分母”两手抓的措施,扩大“分子”提高富裕农民比例。

  阿荣旗大力推进工业、城镇、农牧业产业化,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途径。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7300元。

  阿荣旗鼓励扶持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目前形成“新发新米”、“沟里”小米、雪花乳业5个系列品牌奶粉的7个绿色食品标识系列,同时申报阿荣旗白瓜籽、柞蚕、白鹅三种农畜产品的地理标识,现在三种产品申报材料上报到农业部,10月14日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农业部网站公示。

  2010年,农作物保险面积163.41万亩,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1600台套,农机具总量达3.8万台套。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黑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新打抗旱水源井1082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达35.04亿斤。

  缩小“分母”加快富余农民转移。“我发布了信息,要招工,现在还是很缺人手。”那吉镇某个体老板,正在为工人的事犯愁。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我旗将富余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脱出来,支持城市发展,减轻农业负担。今年,那吉镇那吉村刘金龙来到自家门前羊肉加工厂上班,高高兴兴地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在这个村像刘金龙这样有着双重“身份”的农民有近100人。

  提高自身素质,培训农民变工人。以农广校、职业学校、远程教育教学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对农民群众的技术教育,每年阿荣旗都要培训农民近10万人,劳务输出7000多人。30岁的亚东镇农民刘刚,他外出打工已有4个年头,前几年忙忙碌碌,一年收入也不过是6000余元。去年初,他参加了旗里举办的电脑培训班,学成后他回到广州一家公司当上了技术员,现在年薪达到3万多元,他深有感触地说,“往日出力赚不到钱,而今吃上电脑这碗手艺饭,却让我不出力赚到了钱。”

  扩大就业范围,吸收农民当市民。那吉镇、亚东镇、霍尔奇镇等中心城镇已经形成,全旗9个乡镇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有148个村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全旗很多农民从事客货运输、餐饮、家政服务等各种项目;搭建特色经济发展平台,引导更多的农民成为“离农不离家”的老板等等,不仅富裕了自己,还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有近大批农民实现当地转移。

  硕果满枝话农业,金色田野谱新章。“十一五”以来,阿荣旗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着,一年一个台阶地跨越着……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今后,阿荣旗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广阔,现代农业发展的明天将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