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亮彩纷呈助春耕
科技助农“1+5” 推技术如火如荼
3月6日,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稳粮油保供给,推技术提单产”农业科技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莱西市夏格庄镇举行。活动发布了2023年度青岛市农业主推技术30项、主推模式5项,为首届“青岛市十佳农技推广员”颁发证书。志愿服务小分队向沿途群众发放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技术明白纸、水溶肥料施用技巧、农业普法挂历、科学用药技术等科技宣传资料。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明白纸、技术手册4000余份,宣传画册1000份,科普农业新知识300余人次,现场解答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等问题500余人次。
近年来,青岛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每年持续开展一次科技下乡、发布一批主推技术、展开一轮教育培训、培育一批示范主体、进行一次年度表彰,形成科技助农“1+5”全流程运行模式,创建省星级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6个,遴选市星级服务组织10个,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9%,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71%。
下乡服务 智汇乡村
3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科技强农促共富 绿色低碳迎亚运” 春耕备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走进临安区湍口镇。全面启动“智汇乡村”线上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连通村居一线和科技专家,建立按需匹配专家提供志愿服务的长效服务机制,为乡村发展提供常态化科技、科普服务。通过“智汇乡村”服务平台,农户可以随时在线填写需求信息,获取专家线上线下的免费服务,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杭州市“智汇乡村·助推共富”科技服务走进山区县市系列活动的第四站,此前,“智汇乡村”服务平台已先后在建德寿昌、淳安富文、桐庐百江落地。
杭州市自2月初启动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月活动,围绕服务特色产业、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增强绿色科技示范能力、促进村级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目前,市级农技服务团队已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服务266次,参加专家696人次,服务广大农户和经营主体1159人次,解决各类农业生产问题285个。
“轻骑兵”现场答疑 指导春耕备耕
3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2023年春季农业科技下乡咨询活动在南沙区东涌镇举行。活动推介了广州市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通过现场咨询、图板宣传、有奖问答、资料派发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活动表彰了广州市2022年获得国家和广东省荣誉的农技推广机构和个人,包括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十大典型服务模式”的获奖单位、“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省十大杰出精勤农民”等先进个人代表。
近年来,广州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了以公益农技队伍为主导,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建农技轻骑兵团队共25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农技服务。2022年全市共出动农技人员2792人次,服务企业(农户)1630家次,解决问题2042个次;充分挖掘乡村本土人才,已获认定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累计777人。
科技闹春耕 “四有”助生产
3月6日,湖北咸宁市2023年“科技闹春耕”活动启动仪式暨“放心农资万家行”现场会在崇阳县青山镇铺前村举行。活动强调将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推动农业技术推广由单项技术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提高技术到户率和到田率,实现农民种粮有良田、耕种有良机、生产有良资、丰收有良技的四“有”目标。活动共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放心农资下乡和农机保障四项活动,推动科技服务到户、良资良机到田,用科技力量保障粮食稳产增收,为全市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闹春耕”活动是咸宁春耕备耕工作的年度实事,也是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件大事。该活动旨在推进科技到农村、到田间、到地头,实现科学种田、科学管田,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四级联动协同服务 万名农技人抵田头
近期,山西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组织省市县乡约1.4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通知》要求组织全省农技人员包县包村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抓好技术集成、主体配套、政策衔接,以科技提单产,以服务促增收,以创新添活力。
山西省建立了省市县乡农技人员四级联动协同服务机制,省级包联、市级包县、县乡包村,全省农业县、建制村技术服务全覆盖。其中,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技专家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建小麦、玉米、油料等18个技术服务专队,结合全省产业布局开展技术服务。农技人员聚焦稳粮保供、扩油扩豆和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当地遴选适宜品种和主推技术,引导农户使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分品种制定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示范培训。
指导员下沉一线 打响生产“第一枪”
近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迅速组织动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沉服务助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通知》,高邮市迅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相关工作。围绕稻麦、经作、畜禽、水产主导产业,全市遴选培育了有一定文化程度、有较高种养水平、有群众基础、有示范带动作用的2500名“四有”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选聘了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丰富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173名“四有”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每个指导员挂钩1个村,指导10余个科技示范户。
入春以来,高邮市按照四个主导产业分期举办了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培训观摩会,共有500余名种养大户和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农业科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入户指导和跟踪服务,全力打响新年农业生产“第一枪”。截至目前,高邮市共组织基层农技人员800多人次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累计服务种养大户4000多户。多方力量助力春耕备耕有序开展,为全年农业生产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下足“绣花功” 筑牢“耕基地”
时下正值春耕备播时节,江西省赣西万载县组织农技下乡150余人次。在黄茅镇柯树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里,初开的油菜花海春意盎然,农技人员朱业斌现场开起“药方”,影响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种子、机械、栽培技术、化肥农药的投入等,创建吨粮田,一定要下足“绣花功夫”,最大限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近年来,万载县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个关键点。在良田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水、土、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改造为丰产田、高产田、吨粮田。在良种方面,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粮食新品种。在良机方面,加快研发推广先进农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在良技方面,加快研发推广水稻油菜高产密植栽培、水稻油菜连作高产栽培等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有机融合,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